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3-13 00:00
来源:本站
潜江市慈善总会2025年工作要点报告
2025年3月12日
各位理事、监事:
现在,我代表市慈善总会向大家报告市慈善总会2025年工作要点,请同志们审议,提出意见。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市慈善总会成立二十周年。市慈善总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在省慈善总会、市民政局的指导监督及社会各界的参与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工作总基调,以增进民生福祉、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为主要目标,在慈善救助帮扶、慈善品牌建设、慈善文化宣传等方面求实效,着力推进潜江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潜江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贡献慈善力量。
一、坚持合力兴善,持续拓渠挖潜,凝聚爱心力量,筑牢慈善事业发展压舱石。
募集慈善款物是发展慈善事业的物质基础,是慈善资助活动得以持续的基本保障。2025年,总会将秉承围绕民生、服务大局的责任与担当,以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坐下来“三种办法”,主动加强与市域内外企业沟通,研究对捐赠人的反馈和激励办法,鼓励支持推进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具体实施三大举措:
(一)拓展线下募捐渠道。通过冠名基金、定向捐赠、扶贫济困奉献爱心、项目引资等多种形式,力推“大众慈善”和“精英慈善”齐头并进。加强与市工商联合会、市总商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发力,引导、支持企业家根据自身状况和社会需求,采取统筹与定向相结合的方式,在市慈善总会设立慈善基金。基金即可指定某一群体,某一地域,也可由市慈善总会按照我市慈善事业发展需要统筹使用,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文化教育事业等公益事业方面。持续巩固与新老合作伙伴的交流合作,及时发布慈善需求,推介慈善项目,调动社会各界捐赠款物的积极性。
(二)提升线上募捐能力。大力发展村社慈善,努力做大创始基金,增强基金活力。以“湖北数字公益节”、“99公益日”等活动为契机,精心设计线上募捐项目,多方联动社工组织或志愿团体,由“传统公益”向“指尖公益”过渡,发挥网络募捐优势,合力开展线上募捐活动。广泛动员基层慈善工作者、志愿者,走进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引导和辅导网络募捐方式,采用省、市、镇、村四级联动形式,提高网络募捐参与度。
(三)规范募捐业务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实施的《慈善法》,进一步优化募捐活动流程,细化合作协议内容,依法开展公开募捐活动。通过颁发捐赠证书、牌匾、授予慈善荣誉称号等,激励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统筹和定向并举捐赠善款,不断增加善款总量。
二、坚持为民谋善,聚焦市民关切,优化品牌项目,实施精准资助。
2025年,市慈善总会坚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打造慈善品牌,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助力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公益事业建设重要作用。
(一)深入推进“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是响应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实践,已成为我市慈善工作的一张靓丽名牌。市慈善总会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我市乡村振兴的战略布局和省慈善总会的工作安排,持续加强与各区镇街道的对接合作,锚准村社“公共、公益”实际需求,推进地方配套和企业劝募工作,完善社会力量帮扶的长效机制,汇聚广泛的社会力量,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二)稳步推进“医路同行”慈善医疗服务项目转型。“医路同行”项目是慈善组织助力政府部门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一痼疾的有力补充。2025年,省慈善总会将对“医路同行”项目进行转型,我会将按照省慈善总会的统一部署,积极争取在市民政局、市医保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建立“潜江市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慈善帮扶救助基金”,探索拓展大病救助项目新模式。
(三)持续推进“慈善助残工程”。对市域内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免费入院救治,助其康复。对市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的添置改善给予资助,助力残障儿童教育教学环境改善。对市域内特困残疾人实施“救急难”。通过以上举措,切实帮助贫困残疾人改善家庭生活状况,提高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回归和融入社会,共享社会进步成果。
(四)实施“助学助教”工程。认真做好“慈善阳光班”项目结项相关工作,加强劲牌“阳光班”项目全过程监管,按序时进度划拨资助资金。全力支持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帮助部分学校改善教学环境,添置教学设施。
(五)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化与爱心企业单位的合作,用足、用活、用好国家对慈善捐赠的优惠政策,提升慈善募捐服务水平,搭建“爱心桥”激发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冠名基金、定向捐赠等链接更多社会资源,打造精英慈善,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六)支持农村福利院建设。对部分区镇处农村福利院维修改造、基础设施添置给予一定资助。
(七)认真做好“童享阳光”慈善项目。联合市义工联对我市纳入“结对帮扶”的困境儿童提供物质帮扶和人文关怀,助力保障市内困境儿童生存、发展、安全权益,加快形成家庭尽责、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格局。
(八)努力开拓“慈善情暖万家”工程。聚焦救急救难,针对新形势下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应急性突发事件,进一步细化项目救助方向和救助范围,接力高层慈善组织适时组织开展“慈善情暖万家”行动,对我市特困大病患者实施应时应急性救助,对城乡特困党员实施生产扶持和生活救助,对特大突发灾难实施应急救助。
(九)探索慈善联动新路径。秉承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增进与市内外各类慈善组织、爱心机构的交流合作,不断吸纳更多慈善资源。试点推进“慈善+社工+志愿者”联动服务模式,拓展公益服务项目,畅通慈善服务渠道,提升慈善工作活力。
(十)加强与中华慈善总会和省慈善总会的交流,争取更多捐赠和救助资源辐射到本市的困难群体。
(十一)完成市慈善总会换届工作。
三、坚持弘德扬善,提升宣传能量,营造现代慈善文化氛围。
慈善宣传是慈善组织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推手,是营造“大众慈善、全民慈善”的主要措施,是紧密联络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2025年,市慈善总会采取四项措施营造全市慈善氛围。
(一)专题策划、组织市慈善总会成立20周年宣传活动。系统展示20年以来的发展成就,着力传播潜江慈善理念,讲好潜江慈善故事,不断提升总会的社会美誉度与行业影响力。
(二)提前谋划“湖北数字公益节”及各项目的专题宣传活动。在全市营造人人关心慈善、人人支持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
(三)拓宽宣传阵地,提升全媒体矩阵。加强与慈善公益报、潜江日报、潜江融媒体等主流媒体合作,大力宣传我市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回报社会、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深入挖掘慈善事业发展中的先进典型,影响带动更多的爱心集体和个人加入慈善行列。
(四)做好总会官方网站的日常管理、维护。及时发布潜江慈善新闻,潜江慈善工作动态,全面公示总会慈善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确保公开透明,自觉接受业务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监督。
四、坚持依法行善,优化内部管理,强化人才队伍培养,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依法行善和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决定着组织存在的意义和事业的兴衰成败。2025年,总会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和《湖北省慈善条例》为准绳,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视发展慈善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在救助特殊困难群体中的作用、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务实推进以下工作:
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内部管理、业务工作和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形成更加规范的工作制度和管理体系。加强“阳光慈善”建设。持续推进慈善信息公开制度,坚持把公开透明落实到慈善资源募集、管理和使用全过程,严格落实各项议事决策制度,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重大项目实施、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对慈善款物支出做好监督核查和跟踪反馈,确保捐赠款物用到实处。以民政部“慈善中国”信息平台为基础,定期报告内部建设、财务会计、业务活动等情况,主动公开资金募捐、项目运行、财务管理等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回应各方关切,认真开展审计工作,不断提升慈善活动的透明度,切实增强慈善行业的公信力和竞争力。加强队伍建设。首先加强理事会队伍建设。保持与理事、常务理事的经常性联络,多听取采纳理事对总会工作的意见建议。其次坚持慈善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两大取向”建设,组织员工学习培训,根据工作需要,适时组织员工到先进地区学习优秀的经验做法,丰富工作思路,提高总会从业人员慈善募捐、项目管理、组织实施等能力素质。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懂社会工作、既有事业心又有慈爱心的慈善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慈善队伍,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营造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健全风险排查与监督机制,及时排除风险隐患,杜绝影响总会及慈善行业声誉的现象发生,切实巩固慈善公众形象,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各位理事、监事,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新的一年,我们将更加努力,积极工作,挺膺担当,通过网络广泛宣传发动、项目精准撬动、典型示范带动、政策激励驱动等举措,为政府拾遗补缺、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集中全力助力解决好我市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乡村振兴贡献慈善力量,为潜江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搭建支架,书写新的精彩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