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2-11-09 11:20
潜江市慈善总会2020年工作报告
(2021年3月)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潜江市慈善总会向大会报告2020年的工作,请予以审议。
2020年,是潜江历史上极不平凡、极其不易、极为难忘的一年。面对新冠疫情的突然袭击和疫后重振的大考题,市慈善总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动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省慈善总会的直接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围绕疫情防控核心工作,全力以赴,迅速行动,主动作为,担当善为。一方面积极接收市内外捐赠,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拓展慈善优势,整合社会资源,有效服务全市疫后恢复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截止12月31日共筹集善款5,593.41万元(不含中华慈善总会直达患者的117.92万元药品及省慈善总会直达患者就诊医院的87.18万元),支出慈善救助资金5,504.76万元(不含中华慈善总会直达患者的117.92万元药品及省慈善总会直达患者就诊医院的87.18万元),在极其特殊的年份交出溢彩的答卷。
一、靠前站位,不辱使命,抗疫阻击战显担当。
庚子岁首,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从我省武汉爆发,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疫情就是命令,市慈善总会主动作为,靠前站位,阻击疫情显担当。总会全体人员从1月22日开始主动与省慈善总会联系,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筹款筹物工作。整个“战疫”期间,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五加二”“白加黑”,日夜值守,竭力筹措“战疫”资金、物资。经常是深夜都要与有关方面联系沟通,宣传慈善政策,解答国内外捐赠者的咨询;每天接收完每笔款项后,又马不停蹄到银行对账、转账,在第一时间按市防指指令,将款物划拨到“战疫”前线。截至“战疫”结束,市慈善总会共筹集疫情防控资金4,617.58万元,其中:定向捐赠798.55万元,非定向捐赠3,819.03万元。另筹集二类N95口罩6000个,防目镜10080个,空气净化凝胶700瓶,以及其它一些省慈善总会转赠的物资。按照市防疫指挥部的指令及时下拨疫情防控资金4,612.98万元到各医疗机构和防疫点,物资全部移交市防指统一调拨,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了一定的资金和物资支持。
二、凝神聚力、克难攻坚,疫后重振中展作为。
我市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后,市慈善总会紧密配合重振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年初谋划的全年工作计划,及时对接省慈善总会,争分夺秒的实施“幸福家园”、“慈善医疗众筹”、“慈善阳光班”、“精准扶贫”、“关怀福利院老人”“童享阳光”等慈善项目。将疫情“耽误”的时间争分夺秒“赶”回来。
1、“幸福家园”项目为“疫后重振”添砖加瓦,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幸福家园”建设项目又称“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由湖北省慈善总会联合各市(州)县(区)共同发起实施。通过建立村社互助基金的形式,针对村社“公共、公益”实际需求,发起众筹项目,吸引村民、居民及关心家乡建设的热心人士参与到村社共建中来,共同为决胜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2020年,为配合全市开展“疫后重振”,我们下大力气抓了此项工作。经过与省慈善总会反复沟通、协商达成共识,争取到省慈善总会对我市实施“幸福家园”建设项目进行专场配捐。2020年9月24日,我们召开了全市“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培训会,邀请省慈善总会专业培训团队对与会人员进行业务指导,现场答疑。培训取得了极大成功,现场就有32个村社认领了村社基金,在湖北省“幸福家园”建设平台发起了项目。内容包括了扶贫车间项目建设、村组道路硬化建设、村组道路亮化建设、水渠疏挖及涵桥建设、文体广场建设。根据各地申报的项目,市慈善总会利用网络多媒体指导各村、社区完善项目申报工作环节,经过上下共同努力,2020年,全市共筹措“幸福家园”项目建设资金327.58万元,其中,各地在省慈善总会“幸福家园”平台募捐215.78万元,省慈善总会项目配捐101.8万元,潜江市烟草公司定向捐赠勤俭村10万元。下拨“幸福家园”项目建设资金340.58万元,其中用历年非定向捐赠结余款支付13万元。“幸福家园”建设项目的成功实施,充分发挥了慈善组织在“疫后重振”工作中添砖加瓦的补充作用。
2、“慈善医疗众筹”项目为困难重病患者撑起生命的蓝天。
为有需求的困难重病患者提供规范的“慈善医疗众筹”服务,以助力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一直是市慈善总会孜孜以求的目标。面对今年疫情大考,在全市医院对出入病区实行严格管控的情况下,“慈善医疗众筹”项目以保持稳定运行为工作目标,由院内线下服务转为线上指导。为确保“慈善医疗众筹”项目尽最大可能做到家喻户晓,市慈善总会联合市义工联印制、发放宣传册资料10000份,覆盖全市区、镇、处卫生院和村、社区卫生室及4家慈善医疗定点医院。市慈善总会“慈善医疗众筹”项目组的16名志愿者,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每周末分成4个小组走进定点医院,宣传“慈善医疗众筹”项目政策,现场指导患者发起众筹。2020年11月,市慈善总会联合市义工联争取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扶贫办、市妇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慈善医疗众筹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实施“尿毒症”专项医疗众筹,通过以乡镇为单位集中宣讲和走进医院个别辅导的方式,宣传慈善医疗众筹政策。截止2020年12月,开展乡镇宣讲15场,走进医院个别辅导350人次,全市共有215人在省慈善总会慈善医疗众筹平台发起众筹项目,总共筹款201.06万元(含省慈善总会配捐34.67万元),进入全省排名前七。其中,进入市慈善总会账户直接发给尿毒症患者113.88万元,余款为患者在医院就诊时由医院直接给予报销。“慈善医疗众筹”项目的实施,为我市困难重病患者撑起了生命的蓝天。
3、慈善助学引领贫困学子励志求学,圆大学梦。
少年强则国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聚焦助学育人目标,架起爱心互助和传递的桥梁,帮助贫困家庭青少年圆大学梦、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之材,一直是市慈善总会的奋斗目标之一。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总会以“破冰前行”的韧劲,进一步加大了慈善助学资金的募集力度,通过艰辛的努力,募集助学资金62.6万元,全年支出助学资金74.95万元(其中用楚商大会捐赠结余资金支付12.35万元)。一是定向资助潜江中学“湖北慈善劲牌阳光班”学生生活费48.5万元。二是定向资助潜江中学“湖北慈善好彩头阳光班”学生生活费6.4万元。三是定向资助潜江市园林高级中学“湖北慈善厚德祖康阳光班”学生生活费18万元,四是定向资助总口管理区小学建设2万元,五是定向资助一名贫困生0.05万元。
慈善助学项目的实施,解除了贫困学子的生活羁缚,使他们得以静心求学,励志成才。2020年,我市阳光班在读学生321人,参加当年高考的99人,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600分以上的29人,参考学生百分之百的考入本科,聂美伦同学以683分被北京大学录取。“慈善阳光班”的开办为这些贫困家庭脱贫奔小康播种了新希望,提供了新助力、在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聚焦 “精准扶贫”,协力定点包村部门为贫困村建设公共基础设施。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全市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进入小康社会,是市委、市政府的庄严承诺。凝聚社会参与合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力保障。2020年,我会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把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的韧劲,聚焦精准扶贫工作。采取为企业和贫困村搭建 “爱心桥”的方式,咬定目标使劲干。全年共募集精准扶贫定向资金270.4万元。其中:湖北省扶贫基金会拨付爱心捐赠资金168.8万元;潜江市烟草公司76.6万元;中国建行湖北省分行10万元;潜江中南雅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万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分行4万元;湖北启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万元。截止我会接受财务审计时,已按照捐赠者意愿下拨187.9万元,用于贫困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道路硬化、沟渠整治、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及特困户救助。其中,烟草局定向捐赠张金镇、龙湾镇等6个镇9个村乡村公路道路及基础设施建设161.9万元(含2019年12月底接收的81万元);中南雅苑定向高石碑镇及龙湾镇7个村基础设施建设10万元;市建行定向捐赠熊口镇剅湾村通村公路硬化5万元,孙桥村三支渠清淤工程5万元;市农发行定向捐赠张金镇西湖村及巩心村道路建设4万元;非定向付浩口镇柳泗河村道路硬化建设资金1万元,杨市办事处黄脑村5户贫困户1万元。
为资助我市贫困村办公设施建设,2020年,我们联系上饶市艺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爆笑三江锅)为我市65个贫困村捐赠惠普电脑、奔图激光打印机各65台。
5、情系困难老年群体和高龄老人,资助农村福利院添置内部生活设施,慰问部分高龄老人。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高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是时代的要求。在全市城乡福利院提档升级工程中,市慈善总会准确定位,主动为提档升级的福利院添置配套设施。2020年,共投入32.53万元,资助了7所农村福利院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资助周矾办事处农村福利院修建公共厕所及为院民宿舍安装闭路电视线路投入资金10万元。二是资助浩口镇农村福利院安装路灯及院墙电动伸缩门投入资金5万元。三是资助张金镇农村福利院添置空调投入资金5万元。四是资助王场福利院添置院民床上用品投入4.07万元。五是资助竹根滩镇农村福利院添置电视机、空调、送饭车、轮椅投入资金3.96万元。六是资助积玉口镇农村福利院解决院民宿舍空调投入资金3万元。七是资助高石碑镇农村福利院院民宿舍燃气接口费投入资金1.5万元。与此同时,为改善农村高龄老人的生活条件,市慈善总会选取老新镇三桥村、板剅渊村为试点,给这两村20户70岁以上贫困老人购买了米、面、油、子母被及床上四件套等生活用品投入5万元。
6、慈善助残携手残疾人同行,帮助残疾人共同编织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多年来,慈善助残一直是我会坚守的救助项目。2020年,市慈善总会共募集助残资金40万元。其中市福彩公益金捐赠30万元,恒昌精神病康复医院有限公司捐赠10万元。全年下拨助残资金39.78万元,共实施了五项救助:一是资助我市56名贫困家庭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在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康复,投入21.28万元;二是资助我市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在潜江爱尔眼科医院做复明治疗,投入救助10万元(2019年接收的定向捐赠);三是资助市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校)添置教学设施,投入4万元。四是资助老新、张金、渔洋、龙湾四地80户特困残疾人纾缓家庭生活困难,投入4万元;五是疫情期间为市盲人协会贫困会员购买口罩,投入0.5万元。
7、“童享阳光”项目为“困境儿童”传递社会的关爱,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沐浴阳光成长。
疫情隔离隔不断“爱”。新冠疫情突然来袭,人民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让本就困难的困境儿童家庭雪上加霜。为妥善解决“困境儿童”生活费资助问题,2020年,市慈善总会采取多种举措,募集“童享阳光”困境儿童救助经费45.52万元,其中,省慈善总会35.52万元、阮飞刚定向捐赠潜江100名孤儿10万元。为确保此项救助资金及时发放到困境儿童家庭,总会一是主动联系市社会救助局、银行等部门,克服多重困难,及时将我市通过省慈善总会“童享阳光”项目结对帮扶的困境儿童生活救助款发放到了孩子们的家庭,共发放救助款22.08万元。同时,将省慈善总会捐赠的112份中秋心意礼盒总价值1.45万元送到了孩子们的家中。二是在疫情缓和后,我会联系市义工联志愿者团队对困境儿童家庭进行了四次逐户走访,详细了解疫情对困境儿童家庭的影响,对他们进行心理慰藉和康复。三是与市扶贫办、民政局、义工联等8家部门和单位联合,于2020年6月19日上午在潜江市美术馆举办了“二〇二〇‘童享阳光’南京(金陵画坛)·潜江义卖书画作品展”现场认捐活动,为救助我市困境儿童募集了部分捐款。
8、慈善助医,争取高层慈善机构能量辐射,用爱为贫困大病患者延续生命。
与高层慈善机构良性互动,争取高层慈善机构的能量辐射,是我们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2020年,我们加大与中华慈善总会药品赠送项目部的互动力度,通过务实的工作,中华慈善总会药品援助项目部对我市程浩、孙祥新等12名大病患者实施了靶向药品援助,共援助格列卫、维全特二类药品169.5盒,药品价值117.92万元。其中,江汉油田广华小康路程洁,浩口镇柴河村4组郑祖军,分别获赠格列卫药品(白血病靶向药)16盒,每盒单价7182元,每人获赠药品总值11.49万元;马昌垸路丽景园小区管令锋领取维全特(晚期肾癌靶向药)药品16盒,价值7.68万元。
同时,秉承“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的理念和宗旨,运用自筹资金对我市基层困难党员和城乡各类困难人群实施救助,共投入救助资金59.12万元。其中,对高场办事处韶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傅洋洋(丹江移民孩子)异基因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资助20万元(市直部门定向捐赠);对解决城乡基层困难党员生活资助4.34万元;对教育系统困难职工救助4万元;对老新镇特困户郑华华及其家庭疾病救助和生活帮扶资助2万元。如此种种,使城乡贫困大病患者和基层困难党员的应急诉求得到了及时救助,为他们及家庭送达了社会的关怀,慈善的温暖。
9、 强力推进“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社会捐赠活动,增强慈善救助实力。
“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社会捐赠活动,是市慈总多年来一直坚持的筹集善款的重要平台,也是市慈总实施慈善救助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2020年,我会争取市政府办公室以“扶贫济困、奉献爱心”为主题,发文启动全市社会捐赠活动。在政府的主导下,各地、各单位纷纷响应号召,积极参与“扶贫济困、奉献爱心”活动。截止年底,“扶贫济困、奉献爱心”活动共募集善款105.85万元。
10、同心协力抗洪救灾。向天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募集救灾款10万元,用于周矾办事处因洪涝灾害影响的困难群众的生活救济。
以上10类项目共投入公益项目运行成本费5.96万元。
三、几点体会。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各种困难和压力明显增大的复杂形势下,市慈善总会克服疫情影响,各方面发展取得了新成绩,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得到了新提升,成绩来之十分不易。市慈善总会能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体常务理事、理事、会员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代表市慈善总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慈善事业的各级领导,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向各位常务理事、理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推动慈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坚持以下四个根本:
1、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是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
慈善事业是聚集和播洒社会爱心的阳光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市委、市政府一直对我市慈善事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特别是在今年“抗疫”期间,市新冠肺炎防疫指挥部一是专题行文,明确规定:社会各界“抗疫”资金捐款接受单位只能是市慈善总会、市红字会、市青少年基金会。并对捐赠活动进行了周到的安排,动员、部署、督办,这为我们募集、接受“抗疫”资金、物资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力。二是在整个“抗疫”期间,指挥部召开相关会议,都通知市慈善总会参加,让我们及时了解全市“抗疫”形势。三是为解决市慈善总会“抗疫”期间工作经费问题,常务副市长崔传金多次安排市财政局与慈善总会对接,及时解决了总会“抗疫”工作经费。四是在我市“抗疫”工作转为常态化防控后,时任副市长陈庆忠亲自听取市慈善总会工作汇报,拍板同意为市慈善总会解决增员和资金调度问题。我们完全可以说,我市的慈善工作,正因为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我市慈善事业才保持着健康发展的势头。
2、慈善救助项目“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是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方法。
我们在实践中边干边探索,下功夫寻找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紧密衔接,相互补充的有效方式。根据我市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精准扶贫的要求,打造了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慈善品牌。例如,落实“乡村振兴”,实施幸福家园建设项目;落实“学有所教”,实施资助困难户子女上高中的“慈善阳光班”项目;落实“病有所医”实施“慈善医疗网上众筹”项目;落实助残措施,实施“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住院救助”项目;落实“老有所养”,实施 “情系困难老人群体”项目;落实困境儿童帮扶,实施“童享阳光”项目等等。这些项目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资金来源相对稳定,运作方式趋于制度化、规范化,不仅社会效果好,而且从形式和内涵上充分体现了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性质,丰富和充实了慈善事业自身,既提升了发展层面,又展露出“职业化”水平,促进了我市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3、主动公开,全程透明,是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根本途径。
打造透明慈善、阳光慈善,提高市慈善总会的公信力是我们坚守的底线。在2020年的工作中,我们一是严格遵循《慈善法》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规定使用疫情款物。资金方面:坚持执行所有资金直接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分配的原则。物资方面:坚持送市防疫仓库入库,由市指挥部统一分配。二是认真上报、公示款物使用情况。按照市防疫指挥部要求,及时、准确的报送接收捐赠及拨付数据;同时,对总会疫情款物接收及使用情况在潜江新闻网、《潜江日报》、市慈善总会网站对全社会公示,共发布公示15期,并在潜江电视台进行滚动播放。三是开展捐赠人感谢信、捐赠证书及捐赠票据“三合一”服务,直观展示疫情款物捐赠全过程。四是大力宣传爱心典型,展示社会捐赠热情,在全市范围营造万众一心、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社会氛围。以上种种做法,极大地提升了总会公信力。
4、强化自律和监督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慈善组织是连接捐赠方和受助方的桥梁,对接受的捐赠款物能否严格管理和合理使用,关系到慈善机构的形象、社会爱心善举的消长及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慈善机构只有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捐赠款物使用的追踪、反馈机制和公示制度,才能保护社会各界捐助者的积极性,彰显慈善机构的良好社会形象。我会对每一项大型救助项目都提前在报纸上进行公布,对救助对象进行公示,每年主动请审计局全面审计我会的财务账目,审计报告提交理事大会审议,在《潜江日报》进行公示。基本建立健全了项目运作公开、财务管理公开、善款使用公开的运行机制。
各位代表:“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市慈善总会2020年的工作,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募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市慈善总会自成立以来,从没有在如此短时间内接收如此大规模的捐赠资金和物资。虽然总会对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了充分估计,但事发突然、仓促上阵,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市慈善系统缺乏有效的募捐对接和联动机制。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有效整合和发挥总会理事和常务理事单位作用,都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提升。
各位代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新一年里,我会将认真总结经验,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慈善总会和市民政局的指导下,以我将忘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情怀,秉持以人民为中心,与社会各界携手,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脚踏实地加油干,发扬成绩,补足短板,努力绘就“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的慈善工作状美画卷,为开创我市慈善事业更加崭新的发展局面而努力奋斗。